贴说网 > 杂谈 > 正文

​贡家台纪事(一)

2023-11-24 18:09 来源:贴说网 点击:

贡家台纪事(一)

01概况

贡家台是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的一个农村,河北省有11个地级市,衡水市有11个县级单位,深州市是衡水市代管的县级市,前磨头镇是深州市下辖的17个乡镇之一,而贡家台村是前磨头镇27个行政村之一。虽然属于深州市,但是村子在深州市南边突出的一个角上,东侧和南侧都是桃城区的村子,甚至用的电也是来自桃城区。贡家台到衡水市区(桃城区市区)20多里,而到深州市区却有50里,村子里有事去城里,还是习惯去衡水。

图 | 截自百度地图

贡家台村有一千余人,耕地三千余亩,村子不大,但是与周边的众多小村相比,还是个比较大的村。村子目前有宋、王、李、郭、刘、魏、代、支、梁、耿、孙、冯、尹、杨、侯等姓。

图 | 深州图,选自《畿辅通志》卷五十五 ,成书于清光绪十-十二年(1884年-1886年),李鸿章等修;黃彭年等纂。

02得名

据统计深州市400多个自然村中,取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关的村庄就有40多个,据说贡家台村最初的名字也因刘秀而起。相传刘秀在未称帝时曾带兵在此地晾甲,故称晾甲台,如果属实,则贡家台在东汉时期就有了地名。由于村子为宋、王两姓世居,且地势较高,故被称为宋王两家台(也有称作宋王两台庄)。细想晾甲台和两家台谐音,可能两个名字之一是附会上去的。

贡家台现在的称谓可能和明朝初年的山西大移民有关。元末明初,河北之地“兵燹之后,人物凋耗,土地荒芜,旧有存者仅二三”(《明嘉靖真定府志》)。而明朝建立以后,河北刚安定不久,燕王朱棣又发动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河北再次遭到空前浩劫,其状况更加悲惨。《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从明朝开国皇帝太宗朱元璋开始到成祖朱棣,为了填补河北人口空缺,采取往河北移民垦荒屯田的方法,重新建村,据记载,明朝移民持续近50年,达十八次以上。衡水地区普遍存在着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的移民传说。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贡姓迁居到村东头,发展成为大户,村子改称贡家台,一直沿用至今。明朝中叶,村东头贡姓与其他姓氏不和,独立为村,称东贡家台(又称小贡家台,属衡水市桃城区)。现如今贡家台无一户姓贡,而贡家台附近有东贡家台、西贡家庄、贡家庄、贡家军营等以贡姓冠名的村庄。

图 | 选自《畿輔通志》

图 | 截自百度地图

有东贡家台的贡姓编纂了《贡氏家谱》,也提到了自其贡姓祖先明朝自山西迁到贡家台,后东迁东贡家台、西贡家庄并不断繁衍的故事。

图 | 截自《贡氏族谱》

03沿革

贡家台的得名经过,更多的来源于传说。到了清朝,贡家台开始出现在地方志等官方资料中。

目前查到的最早记录贡家台名称的资料是清乾隆年间完成的《深州总志》。在之前的文献中讲到了贡家台的上级,比如成书于雍正年间的《深州志》列出了深州的二十七社和十五集(包括磨头集)。

图 | 截自《深州志》卷一,清雍正十年(1732年)

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奏请朝廷设置义仓防备荒年,深州设立十二个义仓。到《深州总志》时,在二十七社后,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路列举十二个义仓所属的村庄,其中磨头义仓对应的三十八个村庄中就有贡家台。历史上可能贡家台在磨头管辖下的时间较长。

图 | 截自《深州總志》州义仓附留养局图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图 | 截自《深州總志》卷二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贡家台村1949年属于深县六区,而前磨头为六区驻地;1953年设立贡家台乡;1956年深县六区撤销,仍属于贡家台乡;1958年撤乡,又并入前磨头人民公社;1961年分设贡家台人民公社;1984年废除公社,改为贡家台乡,直到1996年贡家台乡又并入前磨头镇,成为一个普通村庄。1996年以前的三十多年里,贡家台村是乡政府(公社)所在地,这也意味着贡家台曾经有过公社、信用社、卫生院、中学等一系列机构,另外有火车站,有阴历四九集,这些是普通村子没有的。

图 | 曾经的贡台卫生院,摄于2019年2月4日

04方言

贡家台由于离桃城区很近,方言基本与桃城区一致,属于冀鲁官话下的邢衡小片,而与深州北部所属的赵深小片有较大区别。

贡家台方言一大特点是把声母“zh/ch/sh/r”转成“j/q/x/y”的音,比如“树”读作“旭”,“猪”读作“狙”,“出”读作“区”,“人”读作“银”;另外还区分尖团音,也就是“ji/qi/xi”读作“zi/ci/si”比如“酒”和“九”在普通话里读音相同,但在老家方言里酒读作“ziǔ”。

博士同宿舍的一个室友,是搞语音学的,他听了听我的发音,认为贡家台方言中只有三个音调,普通话里的一声和三声,在我们方言中读起来是一样的。这个说法震惊了我很久,但细品又好像的确如此,可能从小学普通话,已经习惯了四个音调的区分,在方言里也自动代入了。

记得小时候,老家人管平时聊天时模仿普通话说话的行为称为“侉”,会被嘲讽。如今虽然不在老家常住已经二十年了,普通话和方言倒是能自由转换。

未完待续

来源:告别洪荒公众号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