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社会 > 正文

​歼11战机牛在哪?美国都不敢轻视 ,5分钟看懂歼11的威力

2024-11-22 22:03 来源:贴说网 点击:

歼11战机牛在哪?美国都不敢轻视 ,5分钟看懂歼11的威力

歼11出身于主力部队的歼系列,它的实力不容小视。

自1990年到现在,歼11引进后,便一直在我国服役。据说老美都不敢轻视歼11,那么它到底有怎样的实力呢?

歼11的研发背景

歼11并不是由中国独立自主研发完成的。但在我国不断坚持下,最终成功引进了歼11的相关技术,并且研发出了新的机型。

在20世纪80年代时,虽然中国空军处于世界前三的位置,但主力部队仍是世界落后水平。

随着对华限制政策的取消,再加上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将拥有比中国还先进战机的伊拉克打垮,中国产生了危机感。飞机必须要更新,而苏联就成了当时最好的选择。

1990年4月23日,时任中国总理的李鹏前往莫斯科,和苏联达成了用日用品换取苏方向中国出售航天设备的协议。

同年6月,中国决定购买苏-27,但却被苏联拒绝。彼时的苏联想将苏-29,这款航程短的战术飞机推销给中国。后来被中国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苏联最终松了口。

1990年12月28日,中国正式签订了购买24架苏-27SK单座战斗机和苏-27UBK双座教练机的合同,并且表达了后续苏-27的引进意向。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认可了这一双边协议,会继续向中国提供苏-27系列。1992年,24架苏-27全部抵达中国,成为中国武装力量中的一部分。

但买成品终究还是比不上自己掌握技术,1996年12月,中国与俄罗斯签订引进苏-27生产线的协议,总共200架飞机。

生产的重任落在了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身上,第一批由俄罗斯提供,随后逐步转向为中国独立生产。次年,苏-27开始生产,并正式更名为歼-11。

但由于俄罗斯提供的图纸与中国实际情况不符,中国只好对图纸进行了改进。

歼11的优秀性能

能够威慑其他国家,歼11本身实力非凡。歼11本质上就是苏-27,这里主要讲解真正由中国独立研发出的歼11B战机。

在1998年到2002年,歼-11不但试飞成功,而且沈阳飞机制作公司也有了充足的经验。仅用4年的时间,就搭建起了一条自己的生产线。

成功研发出歼-11后,中国又在它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歼11B,造出了6架原型机。这架经过改造后的飞机,有什么样的特殊能力呢?

歼11B体现出了中国的研发实力,其已然接近俄国最新四代的水平。在1998年开始服役,到现在仍未完全退役。

歼11B是由歼11发展而来,其采用了全玻璃座舱,支持光电瞄准吊舱。作为飞行员使用的主要系统,它可以显示众多作战时需要的数据。

歼11B采用的是中国研发的涡扇-10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类似于俄罗斯的AF-31F涡扇发动机。

这让它可以达到每小时2350公里的速度,飞行高度可达18000米。

故而,它在空中更具有优势,无论是接近还是远离,都能完美完成任务。

歼11B采用的飞控系统,是中国自己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与前辈比起来,这个系统要更小巧,性价比更高,重量更轻,为中国后续一体化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能跑固然好,但能打更重要。歼11B的武器系统同样庞大。歼11B可以装载8吨的弹药,配备了10个外挂架,可以装载众多类型的导弹。

它可以根据敌人种类的不同,及时更换相应的导弹,以更好地完成任务。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打击,让敌人难以拦截。

它采用的是俄罗斯导弹头,可以提供超过20公里的探测距离,空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除了空中的敌人,歼11B还配备了地形匹配系统来进行对地打击。

结语

随着歼20等更为先进的战机出现,歼11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中国仍在不断进行改造,让这架战机依旧能在战场上发光发热。

除了这些,歼11B最大的特点还是它的航电系统。它可以通过雷达,搭建起一个自身的信息网络,让它在空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虽然目前歼11B还没有真正走上战场,但它所能打击的敌人可不少,甚至堪称中国空军最有用的中坚力量。

目前的歼11B在起飞时搭载了KG600电子干扰吊舱,能让敌人的导弹落空。

尽管一开始歼11B的设计思路就考虑到了这一方面,但老旧系统最终被时代淘汰。

歼11B也从原来的打击系列转型为了情报收集方面。这台电子吊舱,能让歼11B更为从容地面对现代战场。目前已经有300架歼11B进入我军编制之中。

除了吊舱,中国也对歼11B再次进行了改造,即歼11BG。雷达颜色更改为白色,不难猜出是对雷达进行了更新换代,其性能更是可以匹敌歼16。

歼11的问世,以及后续一系列的改造机,也是中国航天军事史的见证。它曾经驱赶过无数架试图侵扰我国领土边界的别国飞机,是我国的一把利剑,彰显了我国空军实力的强大。

歼11证明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能力,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如此忌惮中国的原因。但无论他们如何打压,中国始终能从夹缝中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