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杂谈 > 正文

​二战德国航母被“压箱底”:中途“夭折”的齐柏林伯爵号

2023-12-05 07:42 来源:贴说网 点击:

二战德国航母被“压箱底”:中途“夭折”的齐柏林伯爵号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个现象,一提及二战德国军备,基本都是一系列的老虎、熊、象、豹子、黄鼠狼、山猫、野狗、还有各种昆虫、各种牛.....因而,后人又把当年的德军“戏称”为了“动物园”。

只是,再细想想,用来命名的动物们还挺有讲究——基本都属于陆地动物和少量昆虫、鲜有水里的和两栖类动物。

当然,这些“动物园”里的“珍奇异兽”,几乎都属于陆上装甲作战平台;海军方面,后人能想起来的,大多是跟U-boat有关的狼群战术,除了潜艇之外的德军水面舰船,尤其是航母方面的军备,往往鲜为人知。

其实,就航母方面,虽然德国没用上,但也曾经用心造过一艘——“齐柏林伯爵”号。

“齐柏林伯爵”号设计上参考了日本的“赤城”号,尺寸和吨位都不算小,长262.5米,宽36.2米,最大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23500吨,满载排水量33550吨,与日本海军的大型航母翔鹤级不相上下。设计最高时速35节(同期英美航母普遍为30节左右),带着蒸汽弹射器和舰载机Me-155(没来得及实现),还有大口径火炮,配置相当高。

无奈各种阴错阳差,直到德国战败,“齐柏林伯爵”号也没能正式列装服役。

建造中的齐柏林伯爵号

齐柏林伯爵号是在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的一年多后,1936年12月,才开始动工的,原本起步就不早。

大家都知道,海军之所以总称为“百年海军”和世纪工程,正因为它属于一个国家科技、经济水平的综合体现,没有一定的历史经验传承和技术积累,光靠“大跃进”式的突击,是很难打造出一支强大海军的。

而德国自普鲁士时代起,最能打的,当属陆军,海军方面,跟从大航海时期就开始争霸海权的传统欧美强国们一比,基本就是个“旱鸭子”。

毕竟,德国人的出海口基本被英法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围堵。尤其是面对海上霸主英国,地理上不占优势的德国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都不免会和它产生激烈对峙,拿自己的弱势和人家的强势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

20世纪初,一战前的德国

基于这种考虑,德意志第二帝国把自己定位在陆地大国的方向上,第三帝国也基本延续了这种战略思想。

加之,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和《华盛顿协定》,德国作为战败国,不但被迫割地赔款,其水面舰艇的吨位和数量也均受到了严格限制,只允许留下六艘1万吨以下的轻型战舰,禁止拥有航母和潜艇,海军官兵不得超过15000人。

所以,二三十年代的德国海军,不但规模小,还没有海外基地,跟英法美等传统海上强国,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不过,同时被禁止和限制的,还有空军;德国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不得拥有坦克和重型火炮。

当然,面对苛刻的限制,德国一直阳奉阴违。比如,虽然被禁止拥有空军,但不少“肩负理想”的青年们纷纷以加入民间“航空俱乐部”的形式掌握了飞行技能,德政府还同苏联达成了秘密协定,分批次把那些“航空俱乐部”的学员送到广阔的苏联境内搞“飞行集训”。但是,飞行员可以秘密培养,飞机坦克潜艇能暗中研制,而打造战舰、航母,动静实在太大,没办法不高调,几乎无法隐藏。

更何况,在当年的德国人看来,陆军比海军更重要,更值得下本儿。

从20世纪初开始,人类进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打仗都得靠石油。跟英法等原本就掌握海权,并且控制着产油殖民地的老牌帝国不同,德国本土不产油,要发展海军的话,必须先以陆军占领其他国家的油田为前提。

所以,德国搞扩张,首先得保证德国陆军欧洲第一的位置,然后才能考虑海军的问题。

就这样,一拖再拖,在多次向“队友”日本取经后,1936年底,德国才开始着手建航母。

到了1938年,“齐柏林伯爵”号航母主体建造完毕,下水实验成功。“元首”希特勒亲临现场,站在上面兴奋的向它行纳粹礼。

左上方举手的小人儿就是希特勒

没成想,进入1939年秋,随着二战开打,“齐柏林伯爵”号航母的后期装配工作却因为德国总体战略的改变而停滞。

到了1940年4月,齐柏林伯爵号的建造工程彻底封停,舰上的150毫米火炮被拆卸下来运往挪威用于海岸防御,相应舰载机的生产也被停止。

此时,德军正忙着在陆上搞“闪电战”——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装甲,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于是,德国军备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战争资源都被放到了陆军和空军上,剩下的挤出点钱拨给了潜艇,去搞狼群战术,很难在支持陆军装甲和空军飞机的同时,保障大型航母作战。

同期,出于现实需要考虑,衍生出了专门针对英国海军的战术——以潜艇为主的小型船舰队突袭对方水面船舰航路的攻击模式,即,狼群战术,用小型低成本潜艇(U-boat)来“换”敌国重型舰船,争取“战术上的胜利”。

U-boat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航母被弃用,也跟希特勒身边的“红人儿”,空军元帅戈林的“诡计”有关。因为,一旦航母投入使用后,海军航空兵力量定将明显增加,弄不好可能会强压过自己的风头。

在他看来,航母作为流动的海上机场,有了它,几乎就等于德国海军本身也拥有空军,这不是明摆着要跟自己分权嘛。

所以,在戈林的游说之下,齐柏林伯爵号的建造“优先级”开始不断降低,直到最后停工。

不久后,丹麦,法国、挪威等大西洋沿岸国家被德军逐一占领。从这些地区起飞的话,战机航程也基本够用了,没必要再分出钱财和精力去搞航母。

然而,到了1942年,政策竟然又变了。经过纳粹高层反复论证,他们认为,要保护舰队免遭敌人空中打击,必须加强海军航空队的力量,那么,拥有母舰还是挺必要的。

就这样,1942年5月13日,“齐柏林伯爵”号的建造工作又开始恢复。

可是,刚忙活了半年多,到了12月底,受极夜影响,德军在底巴伦支海海战失利。希特勒对海军水面舰艇的表现十分恼怒,冲动之下,甚至差点要拆掉德军手中的大型水面船舰。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元帅引咎辞职辞职,被潜艇部队指挥官卡尔·邓尼茨接替。

此后,纳粹对正面硬碰硬式的海战失去了信心,大型水面舰艇几乎全部遭到搁置,德国海军的重心完全转向了潜艇,专注于“欺负”补给商船了。

1943年4月23日,齐柏林伯爵号被拖至什切青港口,开始备受冷落的“趴窝”。

再往后,德国兵败如山倒,谁都没顾得上齐柏林伯爵号。

1945年4月25日,在苏军的围城炮火中,德国人执行了“彩虹计划”,将齐柏林伯爵号凿沉在什切青港口。

战后,什切青被强行割给了波兰,苏联人在这里设置了军事基地。

腾出手来的苏军,费了一番功夫,把航母打捞了上来,拖回苏联去研究。

1947年8月,齐柏林伯爵号作为“靶舰”,在苏联海军军演中,被鱼雷击沉,最终长眠于波罗的海,结束了它窝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