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杂谈 > 正文

​古代酷刑集之弹琵琶

2025-04-04 03:44 来源:贴说网 点击:143

古代酷刑集之弹琵琶

何为弹琵琶

据史料记载,明朝大臣提到锦衣卫无不战栗发抖,尤其是朝中上下大臣,几乎人人自危。

在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失去了对任何人的信任,锦衣卫和东西厂则负责监管大臣。

他们针对品阶较高的官员,在锦衣卫内特设“诏狱”,专门审理有问题的官员,为了得到想要的答案,特意增设了十八种待遇:

曰拶指、曰夹棍、曰剥皮、曰剜舌、曰断脊、曰堕指、曰刺心、曰琵琶,等等,最后一种便是弹琵琶。

弹琵琶十分残酷,在行刑前先在犯人的胸膛上划几刀,使其肋骨漏出来,然后在用特制的刀具在犯人的肋骨上面来回刮。

因为肋排出只有一层皮和神经组织,往往被“弹”到最后便有白骨露出,虽不致死但却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往往一首曲子不到的时间,犯人便会将所有消息全盘脱出,所以这一刑罚锦衣卫通常用来针对那些嘴硬的官员,以获取重要信息。

史书记载:“凡从诏狱转送法司,竞觉得不啻天堂之乐”,可见“弹琵琶”的可怕之处。

不过,也有能扛得住此刑罚的人,明末名将杨涟就是一个例子,他因弹劾魏忠贤,列出24条大罪,谁成想反被魏忠贤诬陷“受贿一万两”,下了下了诏狱。

铁骨铮铮的杨涟在被施刑“弹琵琶”等各种酷刑,但依旧不吐露半个供词,最后无奈之下锦衣卫用根大铁钉钉入了它的脑袋,结束了他的生命。

对于锦衣卫来看,人命根本不值钱,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给皇帝一个交代才是最重要的,唯有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至于刑罚是否有违人道,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

虽然后来明朝灭亡,但这些残酷的刑罚却被大清“发扬光大”,以至于明清两代的监狱,几乎进出的人都是躺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