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生活 > 正文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2023-10-12 07:32 来源:贴说网 点击: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导语:玉琮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用于祭祀的礼仪玉器,从它出现到现今已经经过了5000多年的历史。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讲,玉琮这一类对于我国正史还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考古发现,我们确定了玉琮这样的器皿关于祭祀方面的用途,但是因为其独特奇异的造型和其他用途的存在,以及远古时期历史各种虚幻的传说,给玉琮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所以玉琮的具体用途及象征意义仍然值得我们去讨论与发现。

而从我们今天的考古结果来看,最早的玉琮是出现在今天的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当中,远古时期的玉琮主要出土于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良渚文化圈当中,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惊讶。玉琮作为良渚文化中的一种典型玉器,其本省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不亚于任何一种文物,而同样的,通过玉琮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先民的智慧和进一步理清到历史发展的脉络。

玉琮的用途与文化含义

关于玉琮这种物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是比较陌生的,其原因不外乎玉琮这样的物件年代过于久远和本身的不适用性,除开一些古代重要的事情,如祭祀、祈雨、征战等出现过它的身影,其他时候并不多见。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玉琮

那么,玉琮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古今学术界仍然莫衷一是。古代文献中关于玉琮的记载,如《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祭天,以黄琮札地。"其大意是说玉璧是用来祭天,玉琮用来祭地;《公羊·定八年》:"琮,以发兵。"提及到的是玉琮关于军事方面的功能。

而今天,有人认为玉琮是古代纺织机上的零部件,有人说它是古建筑的缩影,也有人认为它是古人观测天象的窥管。从大量的文献上看,玉琮的主要用途应该是祭祀,个人也比较认同这样的看法。

关于玉琮的外形,最大的亮点和考古价在于它上面的花纹和装饰性篆刻。从这些花纹和篆刻上看,大致内容是一些兽面、神者等,体现出先民们对于神人和神兽的崇拜心理。玉琮的形状大致表现为内圆外方的圆柱形,另外还有圆筒形的柱体,表面上多为一层一层的凹槽环绕,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造型最为独特、体型更大、花纹雕刻精美的史前玉琮,又有着"玉琮王"的称号。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良渚玉琮上的刻画

从"玉琮"这个名称来看,"玉"当然是指这种器皿的制作材料;而"琮"字取义"宗",寓意为"先祖",又以"王"字为偏旁,即是点名了这一种玉器主要限于皇家使用,因为本身玉这种稀缺材料在古代是平民享受不到的东西,所以玉琮也成为君权的一种象征。

"黄琮"这一词也成为后来"黄土"以及其他五种玉器所代表的"苍天、黄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思想观念的代名词和由来。在玉琮出现的那个时代,关于祭祀的活动一般只有贵族或者皇室成员才有资格参加,所以玉琮不仅代表着封建统治者的权力,也体现着在早期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玉琮与良渚文化的历史

良渚文化出现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3000多年前,也就是历史中记录的夏王朝前后的时代,它的发现也说明着夏王朝的客观存在,对于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良渚时期的琢制玉器,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富和雕琢之精美,臻于史前时代玉器制作技艺的鼎盛。虽然玉琮大量出现时已经是良渚文化时期的晚期,但是仍然不影响它对于良渚文化的意义所在。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良渚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良渚文化的玉琮之首——玉琮王,现今存于浙江省博物馆内,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游览的文物之一。玉琮王孔外半径为5厘米。孔内半径为3.8厘米,高8.9厘米, 堪称玉琮之中的"巨无霸",并且是众多玉琮中做工和花纹制作最为出类拔萃者。不仅仅是玉琮王,从良渚文化时期的各种各样的玉器当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先民的心理认知。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玉琮王,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也是因为这些文物以及其他历史古籍古迹的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人们能够使用石犁、石镰等工具服务于农业生产,手工业方面也出现了像本篇所讲的玉石制作、陶瓷、竹器等物件,也因此我们可以将良渚文化定义为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历史节点。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石犁

良渚文化时代已经出现了先民们关于耕种、打猎、建造以及制作器具的明确事实,从今天的各种文物中可以佐证。它作为我国文明起源的时代,对于我国的文明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这段历史似乎在一段短暂的时期内戛然而止,不仅造成了历史的空缺和数不尽的谜团,而且令现今的学者难以接受。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先民的狩猎活动

另外,因为良渚文化的发现,使得今天的人们提出了在夏王朝开启之前仍然存在着一个王朝的可能性看法。从一些古籍的记录上看,确实存在着关于先于夏王朝的一个历史时期的说法,如《国语·郑语》:"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和《左传》:"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诸秦。"

良渚文化究竟是不是古籍中所说的虞王朝呢?以我的观点来看,良渚文化的存在通过出土的大量文物玉器,如玉琮、玉璧等以及相关历史记载,已经是板上钉钉,而这个虞王朝的存在仍然是有待考证的,毕竟后面的夏朝存在的确凿性证据仍然没有浮出历史的水面。当然,关于这些问题中外历史学界也进行了长久的考证与辩论,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些表面现象而捕风捉影。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二里头遗址

不管是否真的出现了夏王朝以前的世袭制封建王朝,从良渚文化圈发掘出的各种各样的精美的玉器足以证明那个遥远的时代的人们已经具备了艺术鉴赏能力和开创辉煌文明的能力。

良渚玉琮的后世发展状况

关于玉琮具体的使用方法,由于那段历史太过遥远,我们今天已经无从知晓,学士界对此也仍然莫衷一是。而我们普遍认可的祭祀用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良渚玉琮在周代被发掘出来时被周礼冠上了礼器的头衔,所以它才正式成为众多礼器中的一员。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周朝礼器

而这个时期的玉琮,其形制也更加简洁规范,大多数是方形或者半圆半方,并且也没有从前那样繁复的纹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玉琮也大致传承了周代这些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玉琮对于祭祀的意义逐渐在变弱,它的功能更多是趋向装饰和玩赏。

商朝时期的玉琮其形制和细节处理上大致与良渚时期的相同,而而商朝以后的先秦时期,虽然现今出土的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从已经发现的玉器来看,玉琮大多趋向于朴素和简单,但是其作为上层阶级所有物的王权象征意义仍然存在。不过随着东周以后的礼崩乐坏,玉琮作为礼器的地位也随之瓦解,人们开始思考其象征意义以外的作用与价值。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春秋战国的战争对周礼造成破坏

战国以及秦汉所发现的玉琮数量更加稀少,较良渚文化中的玉琮也有所不同。包括玉琮在内,汉代的玉器在纹路上面,以前的抽象风格更加趋向于写实,出现了一些像生类玉器的具备现实感的作品,追求形与神的结合,这也是先秦玉器不曾具备的特征。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汉代写实风格的玉器

宋代以后出现的玉琮多为良渚文化玉琮的仿制品,而这些时期的玉琮以及其他玉器基本上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装饰品,而且其使用也不局限于上流社会人士,也因为市民阶层的扩大和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而变得更加大众化。

玉器仿古而制古来有之,而明清时期尤为兴盛,最明显的就是乾隆时期。众所周知的是乾隆皇帝对于玉器的喜爱,也因此使得这个时期的宫廷玉器制作水平大为提升。此时的玉器造型工整,精雕细琢,并且在历史上有着"乾隆工"的称谓。包括玉琮的制作方面,民间玉业得到长足发展,而良渚文化圈所在地之一的苏州堪称当时民间制玉工业的中心地带。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清朝的小玉琮

回顾良渚玉琮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良渚时期以及夏朝时期前后的那一段历史时期显得虚无缥缈,但是通过像玉琮这样的器物的流传,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当时文明的特征。

玉琮的当世价值之所在

从我国古代"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传统礼制来看玉琮在夏商周时期的价值表现为对王权的象征和当时人们对神明或者巫术的信仰;到了秦汉以及后一段历史,玉琮这样的玉器从"神坛上跌落",不说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也趋向于世俗化发展;而今天,在我看来这样的玉器在具备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同时,对于历史的考究同样意义非凡。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先民的祭祀活动

良渚文化出土的各式各样的玉琮,让我们确信了那段时期文明的存在和先民们创造力;古代人们以所佩戴的玉作为划分等级大小的参考这一事实,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古代等级制度、社会分层和宗教信仰;通过对比良渚文化的玉琮和青铜时代的以"九鼎"为权力象征的早期封建国家的传统,使我们分清了中华文明缘起时期与封建国家渐渐形成的夏商周时期的政体之间的区别所在

玉琮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玉琮是干什么用的)

周代等级制度

再回看到良渚玉琮和其他玉器本身,它们精湛的制作工艺除了让我们叹服古人的智慧以外,也对于我们今天的审美风格和制作技术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对于琮这样的器物的研究和关注也越来越热。从这些影响上来看,应该是先民们始料未及的一种文化上的"收获"。

结束语:张光直先生说:"从天圆地方这个观念在巫术作业上的意义来看,玉琮的形状和花纹是巫师贯通天地的本事和作业的一种清楚的象征,而这种器物更显示了良渚文化与殷商文化之间的连续性。"旨在说明玉琮形制上中通外直的特征关于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了尽管玉琮出现的那段时期的历史虽然很神秘,或许也曾经出现过断层,而它与后世文化仍然有着联系。

而良渚文化虽然走向了消亡,但是在其晚期活跃着的玉琮及其他玉器的出现传播至多地,尽管各地对于它们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各有差异,不过随着这样的传播和扩散的发展,也造就了岭南地区新的玉器样式,随之而来的是相关的社会意识和信仰。从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种器物的流传过程对于文化的影响作用以及一种文化的消亡和文化符号流传之中的内在规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蒋卫东《神圣与精致——良渚玉器研究》

杨伯达《古玉史论》

周公旦《周礼》

《公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