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生活 > 正文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

2023-08-16 23:04 来源:贴说网 点击: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

一、

理解、欣赏、鉴赏八大山人的作品,从艺术审美来看,赏心悦目,可从弄懂看透来讲,常有一种感觉:晦涩隐秘,似读天书。一是画、诗、款识本身就是多义含混的特点,二是八大的身份和处境也不能讲得明白,三是八大面对异族强权,心却不服不甘,要故意表达一些反感反意,所以特意弄得非常隐晦。

比如,在八大山人作品的画面上,经常会看到这个著名的画押——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1)

“十有三月”。花鸟册. 1705.上海博物馆藏.

花押,是中国绘画作品上将文字书法作变异化和艺术化处理,以达到表达某种特殊意思和特定效果。但八大山人的这个花押也太难理解了。它的意思,一般有两种解释:

1、这个花押的第一个解释是表达了一个日子:“三月十九”。

这个花押表达“三月十九”的意思,是表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在北京紫金城后的景山上吊自尽。

最早作这样结论的是清代收藏家顾文彬,他在《过云楼书画记》评八大山人《安晚册》时说:“山人此册……署款有类钟鼎,如。有类章草者,如,谛视之,一是‘三月十九日’,乃思陵殉国讳日,一是‘个相如吃’四字”(转引自何平华:《八大画风与楚骚精神》,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自顾文彬之后,此论成为共识。拙著《不语禅——八大山人鉴赏笔记》即采有这种解释。

那么,这个花押如何是“三月十九”这几个的变形呢?未见有人解读,本人不揣浅薄,这里试解析一下:

“三月十九”的“三”字比较清晰——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2)

“三月十九”的“月”字也比较清晰,只不过是花押中下面的这个图形倒过来——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3)

“三月十九”的“十”字,就是花押中间图形的顶头——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4)

“三月十九”的“九”字就变形较大啦,就是这个花押去掉左边的“三”,再去掉右边的“月”,剩下的就是“九”字——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5)

2、这个花押的第二种解释是表达一个年份:“十有三月”。

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大山人全集》(2003年版)就采用了这种说法。那什么叫“十有三月”呢?就是一年有十三个月。那么,哪一年会有十三个月呢?1644年,那一年是闰年,有一个闰六月,所以,1644年这一年有十三个月。八大山人就是用这个“十有三月”的花押来指称1644年,因为是1644年是崇祯皇帝自尽、明朝灭亡的年份。但用一个“崇祯十七年”的花押来纪念这一年,一来字数多,不可能做一成一个花押,二来说得太明白,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八大就用了“十有三月”这样一个曲折隐晦的说法了。

那么,这个花押如何是“十月有三”这几个字的变形呢?不揣浅薄,这里再试解析一下:

“十”字是就是中间那一图形的顶头——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6)

“有”字的变形比较严重,比较难看明白——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7)

上面这个图形的左边是“有”字上半部的一横一撇,右边是“有”字下半部的“月”字。

“十有三月”的“三”和“月”两字,就和第一种解释“三月十九”中的“三”和“月”一样了。

注意:这个花押也许可以解读为“十又三月”、“十月又三”,那意思也是一样的,都是指称“十三个月”。

这样看来,不论这个花押是两种解释的哪一种,拟或兼有两种解释,它指称的就是1644年这个八大山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8)

“十有三月”。安晚册.1694.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二、

明崇祯十七年(1644)也好,三月十九日也罢,对八大山人及众多明朝遗民来说都是刻骨铭心能忘记的。

清朝崇祯十七年,明军长期与清军和农民起义军两线战斗,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远望着城外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太监张殷劝皇帝投降,被一剑刺死。朱由检遣散儿子,赐死或杀死皇后、嫔妃及女儿。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杀进北京城。朱由检突围不成,只好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天色将明,朱由检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竟无一人前来。最后,朱由检来到紫金城后面的景山,找了一棵歪脖子树自缢身亡。死时左脚光着,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一名太监陪同。

崇祯死后,众多明朝大臣及家人、太监宫女、绅士生员等,或饮药、或投水、或自焚,或自缢,自尽者千百人。随后,清军入城,明朝灭亡。这一年八大19岁。

在这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是三月十九日的崇祯之死,还是崇祯十七年(1644)的明朝灭亡,八大山人一生都不能忘记这一年,这一月,这一日。

首先,它标志着一个朝代的终结,而八大是这个朝代的宗室成员,是统治阶级的一员。现在,从统治者变为被统治者、被追杀者,无疑,八大是念念不忘的。

其次,它标志满清民族入主中原,从民族关系和矛盾来看,作为汉族的一员、特别是汉族的士人,八大是念念不忘的。

但更为主要的还有:在这个明清易代的天崩地坼之际,崇祯皇帝死了,而八大山人没死。从封建伦理关系和思想道德要求来看,这一点对八大的心理冲击极其严重的。

三、

政权的丢失,朝代的更迭,这在任何朝代都是十分严重的事,更何况,皇帝自杀,这无论在哪个层面来说都是十分严重的事。

应该讲,崇祯皇帝生于衰世,无力回天,自己德能不及,生性多疑,虽然勤于政事,生活节俭,却终归大势已去,没能也不可能挽回明朝覆灭的命运。不过,对这位末代皇帝,得到认可的是,他,宁死不降,这给他的臣民极大的震撼与警示。

中国历史上,在易代之际以死表明心迹的人,有没有?有。但大多是臣子,比如屈原、文天祥,而皇帝被俘被杀的,有,甚至投降认臣的,也有,但自尽自杀的,少。这样一来,崇祯的死就更让人惊心。

在中国文化里,在易代之际的严重关头,“死”成为臣民尽忠尽孝、持操守节的唯一标准,而“不死”则自然是失操失节,为士大夫所不耻。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陈邦彦的学生,曾参与陈邦彦等人发动的抗清斗争,在陈等人遇害后,还冒着风险收敛他们的遗骸。其后,削发为僧,并将居所命名为“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他曾说:“君父之仇一日不报,即一日不可以生;一日之生,即一日之死也。”

以“不死”为可耻,虽生犹死在那些苟活的明遗民心中结下的是沉重的血痂,较之于殉节的人,这些被称为遗民的人则更显出悲剧的意味。这种悲剧感对于一个普通的士大夫而言尚且如此,而于一个具有王室血统的八大山人来说,则更多了一层深邃而辽阔的内涵(何平华:《八大画风与楚骚精神》,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甲申之变”,死与不死,对八大山人来讲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八大没有像其他士人那样以殉死来尽忠尽孝,但是,不死之后的60多年生活,对八大来讲,更是一种痛苦的磨难。八大说:“凡夫只知死之易,而未知生之难也”,这话说得是含血带泪,十分沉痛。这与屈大均“一日之生,即一日之死也”,是一个意思。

八大山人的生之难,不在于他的功名之路被阻断,也不在于他遁入空门几十年,也不在于他在返回后的几十年的生活困顿,而在于60多年的岁月里,八大不断咀嚼的孤绝悲郁,一直郁结在胸的深重无边的孤独体验。这种“生之难”不是苟活难,而是如何在乱世逆境中保持生命本真不灭的难。八大山人在污泥浊水之中依然持守着守道者才能具备的“澡雪精神”,凸显了明清之际士人的生命取向、精神取向和价值取向的主动性,让生命之花得以在尊严中绽放,这样的八大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园主人”和“灌园长老”(张真:《怀想八大系列之一:八大山人,守道以约》)!

所以,八大山人在他的诗、画、书、印中,一直以或隐或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对大明的眷恋,对崇祯十七年(1644)那一年的纪念,对“三月十九日”这一日的纪念。

八大诉说的这种悲情也一直为人们所注意,得到学界的强调。李苦禅说:“甲申之变给八大山人带来了个人的国破家亡之痛。他的艺术向内探索的结果,使他悲情凄凉的心灵像一面寒光逼人的镜子,在极凝练的形象、极菁萃的笔墨之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潘天寿曾赋诗:“不堪听唱念家山,尽在疯狂哭笑间。一鸟一花山一角,破袈裟湿暮云烟。”

潘天寿又云“气可撼天地,人谁识哭歌。离离禾黍感,墨沈乱滂沱。”(《读八大石涛二上人画展破袈裟湿暮云烟。”又云“气可撼天地,人谁识哭歌。离离禾黍感,墨沈乱滂沱。”(《读八大石涛二上人画展后》)

李苦禅、潘天寿两位大师都强调了八大作品背后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所寄寓的“黍离”之悲。

是啊,明朝的灭亡、皇帝的自杀,这是八大山人毕生的痛。所以,八大山人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在用下面这样的花押记录下了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105崇祯十七年1644(105崇祯十七年1644)(9)

“十有三月”。山水图册.1697.何耀光藏。

所以,要读懂、解读、欣赏八大山人的作品,就要了解八大山人这个人,而要了解八大山人,就要了解八大山人的时代。而要了解八大山人的时代,那首先就要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谈起。

那么,下面几篇,就让我们看看:八大山人和他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