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生活 > 正文

​身贴“传奇”标签的林毅夫,为何人前落泪?

2024-06-16 19:17 来源:贴说网 点击:

身贴“传奇”标签的林毅夫,为何人前落泪?

身贴“传奇”标签的林毅夫,为何人前落泪?

在中国,林毅夫这个名字,总是伴随着各种版本的传奇故事。

这里也有一个版本的故事,是记者亲历的保真款——

2013年3月7日,梅地亚新闻中心,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第二场记者会正在进行中。

端坐主席台上的,是6位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身居其列。

每当一个提问完毕,回答声响起,现场镜头便会齐刷刷对准声源处,伴随着快门的嚓嚓嚓声,亮起一片闪烁。

谁也没有预料到,这样紧张有序的记者会节奏,被一个外国记者打断了。

当他起身,出其不意地用英语向台上一位政协委员提问后,会场陷入了一片安静。

因为,现场没有翻译。

沉默持续不到3秒钟,一个带有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响了起来:“有翻译吗?我把题目翻译翻译?”

会场空气旋即流动起来,大家相视后露出轻松的笑容。

身贴“传奇”标签的林毅夫,为何人前落泪?

林毅夫开始“客串”翻译,他用中文复述完记者的提问,便抿紧了嘴,又恢复了一贯的彬彬笑意,尽管喉咙不易察觉地吞咽了一下。

此前的10个月,林毅夫刚从世界银行副行长任上卸下重担,这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总是以温雅的一贯姿态示人,从未在公众面前失过态。

几个小时后,这种印象被彻底颠覆。

在梅地亚新闻中心的一间中小型会议室里,来自台湾的媒体记者以好几层的厚度,围拢成一个半圆。

圆心位置站立着一个眼眶含泪、声音哽咽的林毅夫。

听不懂他闽南语中所表达的确切意思,但从神情体态和后来的新闻报道中,得知了缘由——

从1979年离开台湾后,林毅夫再也没能回过台湾,双亲去世,他也没能亲去灵前祭拜,这种终生遗憾,令他当众洒泪。

这样的流露,在他只是一瞬。

此后再在公众场合见到,他又是如常般地收敛心神。

2019年盛夏午后的北京大学东门,当电子屏幕识别并显示出车牌号,电子车杆缓缓抬起,车辆进入校园,穿过大门口的喧嚣和一片又一片的现代化建筑群,深入到百年学府的幽深腹地之中,停在了青瓦灰墙的朗润园前。

朗润园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国皇家园林。清朝后期曾为军机大臣们暑期议事的场所。

今天,朗润园是国家的重要智库,影响中国政策的很多改革建议,都出自这里。

朗润园的第三进四合院,就是林毅夫的办公室,门口一对楹联:“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有评价说,他的心志,就如同楹联所表达的玄奘精神一般,百折不挠。

身贴“传奇”标签的林毅夫,为何人前落泪?

△林毅夫办公室门口的楹联

他一手创建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便深居此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北大国发院,其前身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4年由林毅夫、易纲、张维迎、海闻等6位海归经济学者创建。

当年的创建者们,如今在中国经济领域举足轻重。

其中,尤以林毅夫声名最盛。

2007年11月,时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布吉尼翁给林毅夫打了个电话,“电话快结束时,他说他要卸任了,想推荐我去当下任,问我感不感兴趣。”

每一任首席经济学家离职前,世界银行会成立一个遴选委员会,从全世界合适的经济学家中挑选推荐人选,最后由行长决定。林毅夫回答,“让我考虑一下。”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正式任命林毅夫为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他之前,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全部来自发达国家。他是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

到任的第一个星期,林毅夫就去了南非、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

那4年,他去了非洲多达14次。

在非洲农村考察时,村子里有很多小孩,林毅夫走到哪儿,孩子们就跟到哪儿。这让他不免想到自己的小时候。那时,也会有一些官员到农村来,大人们特别当回事,小孩子就好奇地跟着看。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林毅夫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身贴“传奇”标签的林毅夫,为何人前落泪?

△非洲的孩子们

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追求是一样的,都希望有美好的未来,都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更好。

1979年,当台湾陆军金门防御司令部连长林正义跨海行动之前,望着黑魆魆的大海内心翻腾时,对未来的期望,又何尝不是这般?

思绪回到眼前,今天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现已经在路上,这间散发着木质建筑古老气息的办公室里的陈设,或可证明这一点——

墙上悬挂着王阳明讲学论道的牌匾、林毅夫与国家领导人会面的照片、卢旺达政府赠送的工艺礼品,以及埃塞俄比亚总理授予的奖牌和塞内加尔总统授勋的证书……

其中最为醒目的,却是一张沙发背后立着的一大扇黑底木质屏风。

仔细看去,落款人是林XX,那正是林毅夫哥哥的名字。

亲情之重,不言而明。

若有机会,他说自己想回台湾看看,亲自到父母灵前祭扫,这是一个儿子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