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社会 > 正文

​江门江海区江南司法所所长曾秀梅:发扬“枫桥经验”,架起司法为民“连心桥”

2024-07-14 07:26 来源:贴说网 点击:

江门江海区江南司法所所长曾秀梅:发扬“枫桥经验”,架起司法为民“连心桥”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政法 谭耀广

这几天,曾秀梅的工作安排满满当当:调解一宗邻里间的纠纷、出席辖区内法律知识讲座、为一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同事们总说,她是停不下来的“铁娘子”。记者了解到,作为江门市江海区司法局江南司法所所长,曾秀梅是基层司法行政领域的一朵“铿锵玫瑰”。近十年来,曾秀梅以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为己任,兢兢业业地奋战在基层的第一线,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调解员、社区矫正工作者、“十佳”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去年还被司法部通报表扬为全国“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项活动先进工作者。

曾秀梅(左)在进行调解工作

第一时间化解纠纷

据介绍,曾秀梅所在的江南街道,辖区内外来人员多、民间纠纷矛盾多,维稳压力也比较大。作为一名基层女调解干部,曾秀梅总是迎难而上,没有丝毫退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期间,她深入社区和企业走访排查,迅速摸清辖区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发现的纠纷苗头和隐患,第一时间稳控化解,确保大庆期间辖区内无一民转刑案件发生、无一越级上访案件。

这几年来,江海区正进行着城央绿廊项目的建设工作。据了解,该项目是江海区乃至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的示范工程,该工程的首期工作面集中在江南街道,涉及到多个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面大量广、情况复杂,涉及200多户群众房屋产权、房屋补偿分配等问题。时间紧、任务重,调解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非常大。为更加便民利民和加快工作进度,曾秀梅干脆把办公室搬到居委会,开始“白加黑”“5+2”工作模式,全身心投入一线开展法律宣讲,面对面的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调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确保项目如期顺利推进。

架器群众与司法的“连心桥”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近年来曾秀梅传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建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小梅调解室”,成为辖区群众反映诉求、定纷止争的可信赖的调解工作品牌。

她在该项工作中大胆创新,成立了全区首支志愿楼长队伍,实施群众管理群众的社区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以社区志愿楼长服务站为依托,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实行私事群众自行解决,小事社区协助解决,大事政府协调解决的“三事”分流治理模式,以促进邻里间的小和谐带动实现社区的大和谐。不论是“大事”“家务事”或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曾秀梅都怀揣着防微杜渐的警惕心,把矛盾化解于苗头,她被辖区群众亲切的称为“梅姐”,得到辖区群众广泛信任的同时,也架起了司法为民的“连心桥”。

细致辅导解开矫正对象心结

曾秀梅作为司法所所长,日常工作还承担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等职责。此外,她还是一名国家心理咨询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有效缓解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的心理压力,曾秀梅充分发挥自己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特长,主动作为,提供微信线上一对一心理辅导,帮助消除抗疫期间恐慌、焦虑、压抑等情绪。

其间,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计划回广西探望岳父母,面对着来自家乡亲人的翘首以盼和疫情个人防护顾虑的双重心理压力,内心十分矛盾。曾秀梅在得知情况后,及时介入,通过微信提供心理辅导,让他放松心情,平稳情绪,继而开导他疫情只是暂时的,而且他的情况特殊,希望其正确对待,等疫情过去,一定会很快同家人团圆的。该人员一度不愿放弃返乡计划,经过她的细心引导,才终于解开了心结,表示待疫情过后再返乡。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