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杂谈 > 正文

​“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刺杀赵襄子却失败身亡,原因让人敬佩

2025-01-09 02:15 来源:贴说网 点击:159

“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刺杀赵襄子却失败身亡,原因让人敬佩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遭遇了来自一位刺客的多次刺杀。这名刺客,名为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智瑶府上的家臣。

在赵、韩、魏三家联手消灭智家并瓜分其家财、田地后,赵襄子残忍地将智瑶的头骨做成了饮具。豫让对此深感愤恨,决定采取行动以牙还牙。

源于网络,侵删

他先是改名换姓,进入赵襄子的宫中充当厕所杂役,身上藏有匕首,寻找机会刺杀赵襄子。有一次,赵襄子进入厕所时,感觉到有杀气,于是命人搜查,结果豫让被捕。

当赵襄子质问豫让为何要刺杀他时,豫让直截了当地说:“我的目标就是你,智伯是我的主公,我要为他报仇。”赵氏的随从想就地杀死豫让,但赵襄子觉得他是个有义气的人,于是当场放了他。

然而,豫让并未就此作罢。他甚至采取了更极端的行动,用漆涂满全身,使身体腐烂生疮,但是他的结发妻子能够听出来是他的声音。于是他又通过吞碳毁掉嗓子,使自己变成哑巴,以至于谁都无法认出他。

有一次,豫让得知赵襄子要外出,便隐藏在桥下,准备在赵襄子过桥时出其不意杀掉他。不巧的是,赵襄子的马在过桥时受惊跳了起来,赵襄子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豫让所为,于是命人搜查,最终找到了豫让。

赵襄子质问豫让:“你在范氏和中行氏做家臣时,智伯也杀了他们,你没有为他们报仇,反而效忠于智伯;如今我杀了智伯,你为何不效忠于我,反而三番两次刺杀我?”

豫让回答:“范氏、中行氏和智伯虽然都曾是我的主公,但范氏和中行氏从没尊重我,甚至不把我当人看。而智伯却对我非常看重,待我如知己,因此我也要以知己回报他。即使为他而死我也愿意。”

赵襄子对此感到非常感慨,这样一个重义气、有才能的人却不能为自己所用,实在是一大遗憾。他说:“我虽然很欣赏你,但这次不会放你了。”

豫让明白这次是非死不可了,于是提出一个要求:“在死去之前,我希望你能脱下衣服,让我刺穿它们,这样我就算是为智伯报了仇。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赵襄子答应了豫让的请求,便脱下了衣服。豫让拔出剑将赵襄子的衣服刺穿了,了了心愿后,横剑自刎了。

虽然豫让因为刺杀赵襄子而身亡,但他的故事却在赵国的子民中流传开来,赢得了众人的敬佩。

在现在的人看来,豫让不是傻吗?为什么不惜虐待自己的身体也要刺杀赵襄子?

他的朋友曾经劝解他:“为何不利用你的才能骗取赵襄子的信任,然后再伺机杀害?”

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智伯对我有恩,不报仇我心里不安。报仇目的就是为了让世人明白君臣之义,为人之道。如果我先让自己陷入不义,然后再去杀不义之人,就违背了我报仇的初衷。”

豫让的故事就是广为流传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典故,他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不是因为他报仇成功,而是因为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败而超越道德悖论。

邢台豫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