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杂谈 > 正文

​大哲学家往往都是不可知论者

2024-10-23 12:06 来源:贴说网 点击:

大哲学家往往都是不可知论者

我从不想用什么主义来描述自己的思想,但在天在面前我感知到了利理(Selective Truth),一种有限的,选择性的,感知的物理,人的行为是可以用物理解释的。从广义上讲我是个不可知论者更准确的讲是个非全知论者,我必须承认和证明我的不知。我本不想提及神的奇葩的完美概念,但出于历史原因和大家的联想可能造成的误解,我无法在论意识中避开神这一概念。我是宁可相信不完备的理,也不屑于完美的神,用意象编造一个全能的神不过是某些聪明人用知识塑造的一个权威的替身罢了。如果塑造的好,大众还能从替身中学到一些伦理知识,如果塑造的不好,那替身只会蒙蔽人寻求真理的思想。在我看来宗教书籍上尽是可笑的教条和意象重组物相的故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但也不排除那些缺乏质疑能力的人在宗教强大的行为影响力下继续随大众信仰宗教。宗教曾经对无知的人类还是有统治作用,但那是历史时代的产物,不代表目前这些低级的宗教将来仍然被需要,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宗教明显衰败了,国家政府,公司组织,教育机构等新的统治力量已经成为主流。

上帝之城

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科学和秩序均以现象为研究对象,即都是研究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和可分类的东西。但现象又是无限的、无条件的绝对存在的意识表现,而这种绝对的存在又是独特的、不可分的东西,超出了现象的范围。斯宾塞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出发有时称之为“力”。这种绝对的“力”是恒久存在的,是一切现象的终极原因,是最高的实在;但人们所能感觉到的力只是这种绝对的“力”的符号,但它本身是什么,却是不可知的。不可知论(agnosticism)英语中agnostic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a(没有)和gnosis(认识),不可知论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主张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宗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由于集体信仰问题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宗教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

不可知论者斯宾塞

不可知论可以说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苏格拉底就有句名言:我知道自己无知,别人却连‘无知’都不知道。18世纪,自然科学还不够发达,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比较零碎,对许多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原因还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从而促使一些哲学家提出猜想,认为在事物的背后存在一个不可认识的物自体。

苏格拉底的雕塑

休谟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指出: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宗教)的存在。

另一位不可知论的重要代表是康德。他对“物自体”的存在予以肯定,又指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灵魂、世界和宗教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康德的错误不在于否定判断理性而在于否定直觉感性。

康德指出理性的错误

行为即是意识信仰的表现。信仰才是理性,”现实'才是感性,理性不过是感性的浓缩,并不是对立。信仰是从”过去的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信仰人人都有,就是那些你认为正确的,有用的观念。如钱能换取所需,动物需要进食,雌雄交配能繁殖,吃苦药能治病,知识就是力量,1+1=2,明天我照样能起床活动,你看到的路没有一层透明的障碍物。我想只要时间足够长,这些信仰就可能会被“将来的现实”证明是错误的,但没有人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信仰。世界是变化的,对过去的行为经历的总结给了大家对未来盲目的自信,这叫信仰。

信仰就是行为

在哲学上信奉休谟和康德不可知论的一些自然科学家,如赫胥黎在自然观方面承认自然界受物理规律支配,不承认任何外来(神)干涉。因此,恩格斯指出:他们的不可知论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不可知论流派对科学真理的客观意义予以否定。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流派都高举不可知论,借以对狭隘的唯物主义进行批判。怀疑是获得真理的必经之路,而我也同时也怀疑真理可得。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也是一个非全知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