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杂谈 > 正文

​明朝是谁建立的(明朝是谁建立的政治制度)

2024-01-18 16:06 来源:贴说网 点击:

明朝是谁建立的(明朝是谁建立的政治制度)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灭亡,其中明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明朝皇帝与其他朝代的皇帝相比,个性突出鲜明、兴趣爱好令人调侃不已。

开国皇帝朱元璋“杀人”是他最大的特点;朱棣的主要工作就是打仗;朱高炽吃货皇帝死于肥胖;朱见深喜欢姐弟恋爱上大十七岁的女人;朱由校天天做手工活就像个木匠……

明朝皇帝除了个个都是奇葩外,若是仔细研究他们的名字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组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五行命名法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领头羊,成就和功绩称得上传奇两个字。不过,朱元璋出身贫寒就是一个放牛仔,或许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开创了一番事业建立明朝。

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在位期间朱元璋兢兢业业、勤勉朝政,生怕皇室权利落在别人手中,甚至于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废宰相、设锦衣卫,种种举动都是为了让皇权的绝对集中。

其实他的这种心态也比较容易理解,好不容易在底层爬了上来,肯定想要让朝代生生不息、永不灭亡,哪怕是一些迷信的事情洪武皇帝也做过不少。

为了后世的千秋万代朱元璋连名字如何命名的问题都想好了,古代五行相生的说法应该都听过吧,即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环生生不息。

朱元璋为了让后世长盛不衰就运用了五行之说,他这一代总共生了26个儿子,儿子名字最后一个字就是用“木”作为偏旁部首的,比如朱棣、朱标。

朱元璋不仅对儿孙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有明确规定需要用五行做为偏旁,还为名字中的中间字做好了规划,每一代的中间字必须相同,这件事情还专门交给了内务府管理。

回看明朝的历史,子孙虽然有过夺位政权不是按照子承父业来登基的,但是一直按照朱元璋的五行之说来取名字。朱元璋的儿子以木作为最后一个字,孙子辈则是以火起名,比如:朱允炆、朱高炽。

当然孙子辈也有一人是一个例外,此人便是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没有按照五行相生的规矩起名字主要是朱元璋、马皇后对这个孙子太喜欢了,也将这一份喜欢倾注于他的身上(独立于孙子之外),可惜这个孙子很小就夭折了。

再一辈便用土,例如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下一辈便用金字旁,像朱祁镇、朱祁钰两位皇帝,再来一辈就是水,朱见深就是水字作为偏旁,以此类推下去后一辈就是木,这便将五行相生、循环往复的说法了。

不过明朝后代实在是太多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开枝散叶就有26个儿子,他的儿子们自然不能甘拜下风每个人都子孙兴旺,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子嗣众多字却不够用了。

皇室命名一直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五行之法,这个规矩不能轻易打破,那么内务府是如何解决命名字不够用的呢?毫不夸张地说好似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一样。

与元素周期表相似

面对这个问题内务府也非常的头疼,如同上述所说的一样汉字是有限的,但是皇室子孙却是代代相传,既要保证名字好听文雅又要遵照祖宗遗训确实是有点难。

既然不能做到两全只好舍弃名字文雅这一项了,所以越往后明朝子孙的名字越奇怪,什么“铲、锤、椎”等字都用上了,这些字显然不符合高贵的皇室血脉,可即使如此这样的字最后都用完了。

条件不够那就自己创造条件,朱明皇室开始绞尽脑汁自己造字,创造了“锡、钴、镭”等字用来起名,这时候他们起名压根也不管文字内涵了,只要能尊重五行之说让后世延绵不绝那就可以了。

看到这“锡、钴、镭”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这不就是我们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嘛,当然朱元璋的后代可没有发现什么化学元素,只不过是阴差阳错发生的巧合罢了。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名字还给了翻译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灵感,元素周期表是清朝学者翻译的,翻译这些外文确实费了不少头脑,因为周期表不是气体就是金属元素,如何找到相应的中文来翻译是很困难的。

他们无意中发现了明朝子孙以“钅”字旁命名的字特别多,便借用了不少文字用在了元素周期表中,这才发生了历史中奇妙的巧合现象。

五行命名法是朱元璋发明的希望后代生生不息的迷信行为,他也为了让明朝千秋万代做足了功课,不仅在名字上为后代考虑到了,连衣食住行都安排的极好。

朱元璋对后代的宠爱却导致王朝的衰亡

前面我们提到朱元璋后代特别多,多到名字命名都成了难题,传宗接代、延绵子嗣自然是皇室的头等大事,但是生这么多孩子怎么养呢?

作为明朝的皇室宗亲压根就不用考虑养孩子的问题。其它朝代的皇室子孙都是领俸禄的需要自己养自己,国家的银子是不能随意花的,汉朝的皇族子孙最后都沦为了平民百姓。

但是朱元璋却立了一条规定:凡是朱家子孙不用挣钱、不用交税,所有开支都由朝廷承担。朱家子孙衣食住行、娶媳妇、养孩子、盖房子都是由朝廷管,甚至于连人死后都有钱,这种情况下导致明朝朱家子孙多达上百万人。

朱元璋是过过苦日子的,自然不希望子孙后代也这么苦,他能提出这个规定一是为了让朱家子孙不用为生计担忧,可以保证朱家血脉不断。

第二点或许就是希望他们专心治国为家,不用遭受温饱的苦恼过得衣食无忧,但朱元璋恐怕也没想到朱家后代这么能生养,立下的这个规矩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子孙不懂朱元璋的初心,一直以自己吃喝享乐为己任,甚至攀比谁生的孩子多。他们只管生不管养没钱就找朝廷要,生的多得到的银子也就多,但明朝的国库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明朝末年因皇族人口基数太大以至于国库都被掏空了,钱都进了朱家子孙的口袋。等朝廷真正用钱出兵的时候国库竟然拿不出银子派发粮草和武器。

一个国家的钱都用来吃喝玩乐了,结局自然是可想而知,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大明朝覆灭。朱元璋本想让明朝历代千秋却不想子孙实在不争气,大明王朝也只维持了两百多年就结束了。

洪武皇帝利用五行相生来起名却忘记了五行亦相克,而他庞大的子孙后代的消耗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严格来说,儿孙的名字虽然很重要,但终究只是一个代号罢了。

一个国家的兴衰和皇帝、臣子的能力有绝大的关系,其他都对明朝社稷无太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