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娱乐 > 正文

​“万物皆可潘周聃”,潘周聃个人信息简介(学霸不只是“魔性起身”丨周末谈)

2023-10-20 19:12 来源:贴说网 点击:

“万物皆可潘周聃”,潘周聃个人信息简介(学霸不只是“魔性起身”丨周末谈)

“有请潘周聃。潘周聃,29岁,硕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前两天刷视频,忽然刷到这个最近很火的梗——潘周聃“学霸式起身”。视频中,他面带傲娇感,起身时呈45度倾斜的姿态,然后大步流星走向舞台。很快,这一“狂拽转身”被网友竞相模仿,有大学生排队做核酸版,有潘周聃式喂猫粮版,也有人模仿“翻车”,差点落枕。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同样因怪异动作走红的“人类高质量男性”:油头白面纸人妆,讲话略带紧张感,岔开双腿成弓步……两个梗给人的感觉是类似的:有些无聊,但又莫名好笑。只是,热梗就像龙卷风,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正如现在“人类高质量男”热度骤减一样,潘周聃“魔性起身”的风潮大概也会很快过去。

不过,“万物皆可学霸式起身”的模仿热潮背后,倒是折射了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学霸变身知识网红,走入大众视野。他们打破了社会对学霸的单一化叙事,展现出更多真实、“好玩”的一面,也将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科普、传播开来。

这些年,随着媒体传播形态的变迁,学霸的“现身”方式逐渐多元化。记得小时候看SK状元榜、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些学霸似乎无所不知的“开挂”表现,不管多么犄角旮旯的冷门知识,多么出其不意的刁钻出题角度,他们都能对答如流,所向披靡。作为观众,我一开始当然也会有“哇,好厉害”“学霸大脑存储量就是高”的中二感受。不过时间久了,也会想问:所以呢?然后呢?毕竟,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如果想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有多深,随手一搜就是了。那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从知识到智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媒体的呈现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当时节目形式的限制,学霸的形象展示往往相对单调。相信生活中的他们,也会跟朋友们开开玩笑,打闹一下,可一上了台,便容易面容冷峻、不苟言笑,仿佛一台没有感情的“答题机器”。

这些年,移动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学霸的真实面貌。面对镜头,他们可以自然地展现个人魅力,对所在领域的知识侃侃而谈。你会发现,很多学霸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扎身学术中”,他们也会追剧,聊八卦,也是紧跟社会热点的“梗王”。很多时候,这些接地气的内容输出,反而容易让受众产生兴趣,了解自己与这些知识的关联。

“万物皆可潘周聃”,学霸不只是“魔性起身”丨周末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两年,我的订阅列表里,知识类博主的含量就明显增加。他们很多都是毕业于各大高校的学霸,涉及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等等。之前,在“985相亲局”引发关注的时候,有人就会从社会学的分析框架进行解读。针对最近“抓马感满满”的强尼·戴普离婚案,也有心理学博主适时推出视频,科普什么是法庭中所说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应该如何应对。

某种程度上,这恰恰是用打破专业壁垒的方式,实现了知识应有的价值。尤其是对人文社科领域来说,很多研究成果本就该用来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对自身、对社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不是止步于象牙塔中,成为一小部分人谈论的对象。

而对于这样做会不会让知识学习肤浅化、碎片化的说法,其实也没必要过度担心。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时间充裕、心境平和时端坐在书桌前阅读,也可以是在工作一天、疲惫地挤地铁时打开一个知识博主的视频。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也不必在各个领域都力求深入。对于陌生的领域,花十几分钟了解一个术语、一种现象未尝不可。而且,很多时候,这些科普类内容更多是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给受众提供一个易于接近的入口,与系统性学习并不冲突。就像网红文学教授戴建业所说的: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从视频中了解诗词,再扎根原著,系统地读书。知识网红就像是连接学术与大众的摆渡人,让那些看似枯燥、高冷的知识生动、鲜活起来。

总之,现在再提到“学霸”这个词,人们脑中不只有脸谱化的面貌。不管是像潘周聃一样“无心插柳”的走红现象,还是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知识博主,都能让我们看到学霸的不同面向。学霸走红,也能让知识普及这件事变得更有趣。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