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生活 > 正文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2024-06-20 07:09 来源:贴说网 点击:199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最近

随着天气的回温

各种夜宵美食

也开始回归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图片来源网络

烧烤、小龙虾、酱爆螺

可谓夜宵三大宝

不过,碰到这种螺千万不要尝试!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图片来源网络

美味背后

可能隐藏着非常大的健康隐患

这位“主角”

就是织纹螺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最近

网上有消息称

福建莆田曾有一名2岁男童

因吃织纹螺后中毒

或成植物人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网络新闻截图

其实因吃织纹螺导致中毒的事件

还有很多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网络新闻截图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恐慌,这种螺到底长什么样子?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

织纹螺长什么样?

织纹螺的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大小如“指甲盖”一般,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螺肉呈淡黄色。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图片来源网络

每年的4-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期。

织纹螺含什么有毒物质?

织纹螺味道鲜美,是沿海群众喜爱的“下酒菜”。但有些织纹螺种类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杀手”。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近年来,各地误食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国家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为了避免中毒事件发生,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购买食用不懂识别的螺类产品。不小心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织纹螺对人的危害有多大?

河豚毒素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河豚肝脏毒素,其中河豚卵巢毒素的毒性最强,比氰化钠要强1000倍,大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图片来源网络

靠家庭加热烹调不但不会起到“去毒”的作用,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

如果误食织纹螺会有哪些症状?

如果误食织纹螺后发生中毒,早期的表征是舌头、口唇以及指尖发麻、眼睑下垂,接下来很快会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更严重者会出现言语不清、瘫痪、声嘶、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窒息甚至死亡(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

所以吃了螺类之后,一旦发生中毒现象,请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扩展阅读◀

鲜黄花菜易致呕吐腹泻

长这样的螺千万别吃,一颗就会致命!

建议避免食用鲜黄花菜,即便食用,每次也不宜超50克。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经肠道吸收后可在体内转变成有毒物质,引起食用者中毒。相比之下,干制黄花菜在制作的过程中经过水蒸气熏蒸、晾晒等工序,能够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碱,更加安全。秋水仙碱可溶于水,因此,如果吃鲜黄花菜,一定要先经过焯水、泡煮等过程,干黄花菜在食用前最好也要浸泡一下。

野生菌“真假难辨”切勿轻易采食

蘑菇辨识非常困难,同科目野生菌形态相似,但微小差别处导致性质完全不同。毒蕈常与食用菌混合生长,且形态特征与食用菌差异非常微小,采摘者若盲目自信、仅凭经验识别,往往导致误食中毒。传统中食用的“三八菇”“芝麻菌”“石灰菌”“火炭菌”和剧毒鹅膏菌、亚稀褶黑菇等毒菌最易混淆采食。

毒蕈毒素种类多且成分复杂,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也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因此,毒蕈中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目前,国家尚无毒蕈毒素的实验室检验标准和方法,也没有针对性的解毒药物。唯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这样大的毒性

平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避免误食!

整合来源:科普中国、人民日报、微博

责任编辑:吴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