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生活 > 正文

​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天京内乱前后 为什么如此悬殊

2024-06-02 12:24 来源:贴说网 点击:

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天京内乱前后 为什么如此悬殊

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天京内乱前后 为什么如此悬殊

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天京内乱前后 为什么如此悬殊

天京内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太平军战力由盛转衰弱的重要转折。此前的太平军战力强悍,林凤祥、李开芳2万人北伐,一直能打到天津;可后来的太平军动辄数十万人,往往被几万湘军战败击溃。我认为原因要归结到信仰、兵源和对手3个方面:

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天京内乱前后 为什么如此悬殊

坚定崇高的信仰崩塌,剩下了赤裸裸的欲望

太平军是天王洪秀全等人在拜上帝会的基础上组建成的,参军的穷苦百姓把洪秀全当做上帝次子、耶稣弟弟,东王杨秀清又假借“天帝附体”,动辄代天父下旨,让太平军人人认为自己受上帝庇佑,军中男子皆兄弟,女子皆姐妹,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要建立一个耕者有其田、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

天京内乱后,代天父下凡的杨秀清被上帝之子洪秀全下“密诏”诛杀,亲如兄弟的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被处死,威望甚高的翼王石达开出走。这一系列的变故让大家的信仰彻底混乱,原来所谓的上帝次子、天父下凡不过是一场骗局,那么自己奋斗和争取的这一切也都是骗局。理想破灭后巨大的心理反差,让越来越多的将领开始追求自己的欲望——享受的欲望、求生的欲望。韦俊等中高级将领带头投敌,下级官兵纪律败坏,金田起义时男女分营、秋毫无犯的简明军纪荡然无存。

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天京内乱前后 为什么如此悬殊

百战余生的精锐没了,剩下了混饭吃的乌合之众

太平天国早期的太平军,主力是参加金田起义的广西子弟,自幼生长在无处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的广西地区,民风彪悍,人人骁勇,这一点从后来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军队就可以看出。金田起义后,起义军在全州蓑衣渡遭到重创,渡船全部损失,登岸后一直遭到清军向荣部的追杀,军中的老弱妇孺和意志不坚的都淘汰了,最后能够血拼到武昌、南京的都是百战余生,战斗力很强。

天京内乱中,随着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等人一起倒下的,还有他们的2万余嫡系部队,大都是久经沙场的广西老兵。翼王石达开的出走,又带走了十几万部队,这批部队曾经在鄱阳湖口重创湘军水师,湘军主帅曾国藩伤心的差点投江自杀,这也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西征的主力,与湘军几经拼杀锤炼出的百战精锐。

精锐部队非死即走后,太平天国执掌军权的陈玉成不得不收编了几十万捻军来恢复军力,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保证了徽粮东运,缓解了天京的粮荒。但兵员素质急速下降,太多人干脆抱着混饭吃的想法加入太平军,一旦遭遇恶战立即倒戈或临阵脱逃,严重影响了太平军整体战斗力。

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天京内乱前后 为什么如此悬殊

一触即溃的对手没了,换上了仿照戚家军编制的湘军

太平军作战之初,对阵的绿营兵里也不乏湖北镇筸兵这样天下闻名的熊兵,但整体上都已经腐朽不堪,纪律性极差,即使是镇筸兵也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后来被调去湖南长沙时,湖南巡抚张亮基筹集数万两白银劳军,取得的效果也不过“终于有人开始到城头巡逻”而已,如果不是太平军无心恋战,可能张亮基就没有机会上奏章,让曾国藩去组建湘军了。

说实话,湘军不愧是仿照明朝戚继光营制编练的军队,在度过适应期后立即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与太平军交手连战连捷,从湖南湘潭一路打到江西九江才止步,将领之智勇、士卒之凶悍都不是天平军以往的对手可以比拟。如果不是太平军第一善守悍将林启容死守九江城,也许湘军一路顺江东下,洪秀全、杨秀清就没有闲心去内乱了。

对手虽然变强了,但天京内乱前的太平军并非没有还手之力,西征各部在九江城内收拢了部队,翼王石达开又亲临战场,统一指挥,太平军很快就在湖口扳回一局,全歼湘军水师主力,并重新将湘军赶回了湖北境内。只可惜,天京内乱让这难得的胜利如昙花一现,随着翼王石达开返回天京,湘军迅速摆脱了被动局面,重新开始步步紧逼,最终一路拿下了九江、安庆,直至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