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生活 > 正文

​玉米糁粥熬多久(玉米糁粥熬多久可以粘稠)

2024-01-26 08:17 来源:贴说网 点击:

玉米糁粥熬多久(玉米糁粥熬多久可以粘稠)

古往今来,老家人一年四季的早饭,多数人家都是喝玉米糁稀饭。为啥叫喝玉米糁稀饭?而不叫吃玉米糁稀饭?因为:一是玉米糁稀饭的饭稀,不稠糊;二是玉米糁稀饭的味淡,不放盐。饭稀,喝起来顺溜爽口。味淡,喝到嘴里反觉得味长余香。玉米糁稀饭是家常饭,粗粮餐,平平常常,平平淡淡,本本分分,本本色色。正是这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粗食淡饭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这本本分分,本本色色的稀汤面粥哺育了一辈又一辈的老百姓。我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农民儿子,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喝玉米糁稀饭,我是喝玉米糁稀饭长大的农村娃。对玉米糁稀饭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殊情感。有着一份舍不掉,离不了,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独有情结。玉米糁(老家人也叫苞谷糁),这东西好,好在它是原粮加工而成,虽然是玉米粒粉碎变了形状,除了损失点皮,玉米粒基本上没失去什么。玉米粒只是由大变小,一粒变成了若干个小颗粒而已。营养不丢失,成分不损坏。不象大米,小米,是脱了壳的。玉米糁不去皮,原色,原味,原生态,原本质,依然保留着庄稼地里生长的野性和玉米粒的醇厚清香味。玉米糁黄里泛着红,颜色亮亮的,手感滑滑的,有粗有细,颗粒有大有小。粗玉米糁粒大,一粒玉米粒能粉碎成三、四粒,绿豆大小,熬出来的稀饭,很有嚼头。碗里的糁和汤基本上是分离的,嚼上几口糁子,喝上一口汤,那个得劲啊,真是沁人心肺,暖人肺腑;细玉米糁粒小,一粒玉米粒能粉碎成若干个粒,像小米粒大小。熬出的稀饭上面漂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粥油,稀薄适中,如一汪流动的黄金,闪着灿灿的光泽,喝在嘴里,口感光滑,暖在心头。那个美气呀,真是令人难忘,回味无穷。

小时候,早上常见娘把一锅水烧开,然后舀一瓢玉米糁下到锅里。那玉米糁洋洋洒洒,飘飘落落,象是下起了黄色的飞雪,满锅乱飞。下玉米糁是需要技巧的,娘能让每一粒玉米糁都融在水里,不起疙瘩。下好糁,烧开锅,娘用勺子在锅里搅动一番,不让玉米糁沉底粘锅后,就改用小火慢慢熬了。娘在灶台上忙前忙后,忙上忙下。丢下水瓢,拿起锅勺,锅上一把,锅下一把,锅上掌勺搅锅,锅下添柴烧火。灶膛里火苗熊熊燃烧,灶台上锅里的玉米粥沸腾着,冒起无数个小泡泡,仔细听,还不是发出“噗噗”的响声。袅袅粥香,扑面而来直钻入鼻孔……玉米糁稀饭里“丢”(放入)红薯,是农家人最常见最爱吃的做法,也是玉米糁稀饭最好的搭配食物,是绝配。放入绿豆,黄豆,豇豆,扁豆,熬出来的稀饭远没有丢红薯的稀饭好喝,更喝不出玉米糁丢红薯稀饭特有的韵味,情味,意味。把红薯洗净,去皮,用刀砍成不规则的小块,丢进锅里,和玉米糁一起煮,一样熬。煮煮熬熬,熬熬煮煮,煮的红薯熟透飘香,熬的玉米糁出油发亮。白红薯甘面,面得噎人,红红薯软甜,甜如蜜糖。盛上一碗冒着热气的玉米糁丢红薯稀饭,嘴还没有张开,饭还没有下肚,己是口水直流……俗话说:“性急喝不了热稀饭”,喝热稀饭时,先在碗边吹口气,嘴绕着碗沿转着圈喝,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静静地喝,稳稳地喝。既不会烫着,又能品咂玉米糁的清香,咀嚼红薯的甘甜。 玉米糁丢红薯稀饭,喝着香甜,可口。咽到肚里,温顺,暖胃。越喝越爱喝,越喝越想喝,咋喝还是喝不够。玉米糁稀饭是家常饭,粗粮餐。穷人喝得起,富人喝着鲜。百姓喝它为填饱肚子,有钱人喝它为调节营养。因为平平常常,平平淡淡,所以它长久传承,久而不腻,久而不厌;因为本本色色,本本分分,所以它又会推陈出新,常喝常新,常喝常鲜。我喝着玉米糁稀饭长大,喝着玉米糁稀饭走出了黄土地。不论走过多远,不管走到哪,只要有条件,我都要喝它。喝一碗玉米糁稀饭,返回一次童年,圆一次故乡梦,听一曲思乡曲。虽然早已离开了农村,融入城市生活了几十年。但农民的心没有变,情未了,血液里流淌着的,仍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血,仍然保留着老家人的生活习惯,玉米糁稀饭天天喝。常言道:“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家常饭,粗布衣,是平民百姓过的日子。天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顿顿牛奶面包,咖啡沙拉,咱生就穷人的命,一是钱少,吃喝不起,二是自己的肠胃也承受不了。玉米糁稀饭好比人生,不大起大落,无大喜大忧,平安最是好的待遇,家常饭胜过“满汉全席”我愿活到老,喝到老,喝它个誓不罢休,喝它个天长地久,喝它到万世千秋。

简介:细雨,原名刘持跃,河南省南阳县人氏,退休干部,现居住河南南阳油田,有多篇文章在《石化老年》,河南石油报发表